close

image

阿拉斯加豪華遊輪旅遊除了吃吃喝喝,其實遊輪路線一路向北會經過的幾個景點也是整趟行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的行程是87夜,其中第三、四、五天船會靠港,另外兩天則是所謂的Scenic Cruising (風景巡遊)

以下是行程大綱:

第一天: 下午從溫哥華出發 (Embarkment)

第二天: 內灣近海巡遊

第三天: 柯奇崁 (Ketchikan)

第四天: 朱諾 (Juneau)

第五天: 史凱克威 (Skagway)

第六天: 冰河灣國家公園 (Glacier Bay National Park)

第七天: 大學冰河 (College Fjords)

第八天: 一早下船 (Disembarkment)

 

第三天一早起床時遊輪早已靠岸了,我們吃完自助早餐後就準備下船參觀柯奇崁。在柯奇崁的時間不長,只有停靠到下午一點半。柯奇崁雖然是阿拉斯加的第七大城,不過其實比較像是一個小鎮。在19世紀,柯奇崁也如許多美國西部的城鎮,都是因淘金熱 (Gold Rush) 而開始崛起的市集,主要依賴伐木業及漁業。在每年阿拉斯加遊輪短短幾個月的旅遊季節裡,大批觀光客到柯奇崁依然是參觀伐木秀及許多與鮭魚相關的事物為主。不過除了這兩樣看點,柯奇崁還有一個很有名的就是它豐富的印地安文化及歷史。它是全球保留最多印地安圖騰柱 (Totem poles)的地方。

我們因為考慮到時間上一些限制和家人的喜好,原本安排在當地主要是要看印地安圖騰柱和鮭魚迴游,但詢問資訊站後發現要另外跟團或叫車才能到離港口鬧區約20分鐘車程的圖騰柱州立公園 (Totem Bight State Park)。雖然沒有參觀到大量的圖騰柱,不過港口附近老街要參觀的地方也不少。

image

image

() 港口附近街道上和當地小型博物館也能看到一些圖騰柱。

 

image

image

() 老街最主要的 Creek Street,是以木板架起在溪流出海口的商街。沿著木板步道往上走到瀑布處,這時候就該放慢腳步,耐心地看看有沒有鮭魚在逆流而上,魚躍龍門。

image

() 要看鮭魚迴游其實也是非常季節性又要有一點運氣的,看到的數量有時只是一兩週的時間就會有很大的差異囉。我們非常幸運地看到了數以千計的鮭魚們正在努力地一次又一次跳上湍急的瀑布。

image

() 上遊水流較緩也較淺的地方可以看到滿溪的鮭魚。

image

image

() 鮭魚養殖場。

image

() 路上遇到一隻可愛又討摸的貓咪,不知道牠會不會抓鮭魚?

 

第四天早上八點左右遊輪來到了阿拉斯加的首府 - 朱諾,也是美國50州的首府裡唯一沒有對外陸路交通的首府。在朱諾停靠的時間約有12個小時,我們沒有另外買票參加朱諾的旅遊團而是在碼頭和市中心隨便繞繞。

image

image

() 阿拉斯加地廣人稀,是個山水壯麗的地方,也是觀看野生動物的好地點。我們上岸沒多久就在不遠處的地方看到了站在欄杆上的美國國鳥 - 白頭鷹 (Bald Eagle)。這種北美猛禽主要捕食魚類,所以在碼頭附近看到也不奇怪。白頭鷹有個獵食習慣就是從高處俯衝而下,將獵物用爪抓住。在朱諾碼頭有很多從事漁業的商家,我們在拍攝白頭鷹時,一位當地碼頭漁市的大叔走過來說等一下他會往海上丟一條小魚,我們便可以親眼見識白頭鷹的捕魚技術。結果真的是太酷了,魚一被丟出,咻一下,白頭鷹就已飛過眼前了!

image

() 美國第1617任總統的國務卿 - 威廉西華德 (William H. Seward)。為什麼在阿拉斯加的首府要特別立一座紀念西華德的雕像呢?這就必須說一下阿拉斯加易手 (Alaska Purchase) 的歷史。阿拉斯加亦被稱為美國最後的邊疆 (The Last Frontier State),是在1867年美國從沙俄以每平方英里約兩分錢的價格購買下的。當時主要與沙俄完成這筆交易的就是西華德。這筆交易早在1859年沙俄就已向美國提出,但當時美國正在面臨內戰的問題,所以交易作罷。美國內戰後,西華德再次將購買阿拉斯加的提案送交國會,這筆用不可思議便宜的價格購買的土地是美國本來國土的四分之一大,而且雖然當初在西華德成功協易購買時,有些政敵刻意抹黑而稱這筆交易為 西華德的愚蠢(Seward’s Folly)、「西華德的大冰箱(Seward’s Icebox),但阿拉斯加是個天然資源豐富的地方,從19世紀晚期阿拉斯加開始發現礦產直到現今阿拉斯加所產的石油、天然氣、漁業等等,完全看不出哪裡像個大冰箱。

image

() 因為阿拉斯加曾經也受俄羅斯殖民過,所以在朱諾也可以看到文化上一些俄羅斯的影響,例如這所被列在美國史蹟名錄中的東正教的教堂 St. Nicholas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在美國相較較少看到東正教的會堂)

image

() 阿拉斯加的地理位置也在軍事上很重要。二戰期間,阿拉斯加的外島是一個美國除了珍珠港以外受敵軍入侵的地方。雖然美國殖民史上發生過許多與不同族印第安人的戰爭,但二戰期間,阿拉斯加也有許多原住民加入了美軍對抗敵軍。這裡紀念在此戰役犧牲的印地安人。

 

第五天早上來到了史凱克威。在史凱克威主要看的就是西部掏金熱的史蹟。史凱克威雖然比起前幾天的城鎮是個更小的小鎮,可是在史凱克威卻會停靠超過14個小時,原因是一大早會有一班火車從這邊出發然後跨過美加邊境進入加拿大的育空地區 (Yukon Territory)。如果打算花一整天在岸上的遊客可以事先向遊輪公司買好前往White Pass and Yukon全程約8.5小時的來回車票。我們這趟並沒有再額外跟船公司買任何岸上的行程,不過後來在史凱克威的博物館參觀完後,我們覺得應該還是該搭乘火車去看看19世紀晚期在阿拉斯加開始掘起的的採礦工業到底是怎麼回事。

image

() 從碼頭走幾分鐘,很快地會看到小鎮外圍的鐵軌。

image

() 史凱克威的中心,建築都是典型1718世紀美國西部小鎮的木板屋,就像電影裡常看到的。

image

() 搭火車前先順路看一下當地的地標,被列為國家歷史建築的掏金時期的酒吧,Red Onion Saloon。這間酒館現在是一間餐廳,生意看起來很不錯。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 搭火車前往White Pass。這是克朗代克掏金熱 (Klondike Gold Rush) 時期所搭建的鐵路,從阿拉斯加的史凱克威延伸到加拿大育空地區的首府白馬市 (Whitehorse)。我們只選擇最短的路線到鐵路全程的第一站,海拔2,885英尺 (879公尺) White Pass。到White Pass共約40英里,需要約三到三個半鐘頭,全程有解說,火車也慢慢行駛,路經重要景點時會停下解說。

image

() 我們的終點站在美加邊境。

 

阿拉斯加這個跟美國本土完全分離的州,雖曾經被人喻為一個大冰庫,但其實是個充滿豐富人文歷史與天然資源的地方。遊輪靠岸的幾天裡,我們有機會在阿拉斯加的幾個沿海城鎮有更多歷史與人文的認識。

下篇繼續分享阿拉斯加遊輪帶我們去觀賞的大自然景觀。

 

(世事多變,停擺了非常 (非常) 久後我終於有時間可以繼續把這篇分享寫完。。。)

 

 

arrow
arrow

    A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